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是中學德育教學的重要渠道,學好道德與法治能夠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家國情懷,那么,如何學好初中道德與法治?有什么好的方法和技巧嗎?下面力力為大家整理了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道德與法制學習方法技巧 一、培養興趣,快樂學習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沒有興趣,學習就成了一種負擔,不僅不會主動學,而且即使家長、老師在后面催,沒有興趣也是應付差事;反之,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需求,就學得輕松愉快。學習《道德與法制》首先要想方設法培養興趣。 二、重視基礎,學會動筆 在《道德與法制》學習過程中,掌握“不動筆墨不讀書,不記憶不讀書”兩個基本原則。“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動筆,不僅課堂上要做筆記,平時學習時,也要標注重點、勾畫知識范圍,這樣就這樣把范圍縮小,提高了學習效率。 說到《道德與法制》,同學們自然和記憶聯系在一起,但是,記憶不等于死記硬背,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于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道德與法治側重于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具體的記憶方法有很多,如聯想記憶法、形象記憶法、比較記憶法、歸類記憶法、提綱記憶法、圖表記憶法、諧音記憶法、歌謠記憶法、數字記憶法,等等。 三、懂得思考,學會聽課 《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可分為“聽”“思”“記”三個方面。 所謂“聽”,就是汲取老師講課的精華,抓住老師講課的要點,集中精力,跟緊老師講課的節奏。 所謂“思”,就是篩選有價值的知識,多問為什么。道德與法治更多講的是“道理”,因此,不能一味的被“灌輸”,而是要有選擇的“吸收”,這樣學的知識掌握的才更牢固。 所謂“記”,是指在聽講的過程中在筆記本上做聽課筆記。初中階段的課堂筆記,一般是記錄板書提綱、基本概念、重要觀點等,還可對教師講述的內容選擇記錄,尤其是一些補充性的內容。 四、多加練習,查漏補缺 《道德與法治》練習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考察記憶能力的,只要你把書背會了,基本的知識就能輕松掌握,還有一類是考查思維能力的,這就考查知識的綜合理解能力,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書背得再多也沒用。 練習對于知識的鞏固、技能的運用等是必要的,在平時學習中,我們常常忽略練習的重要工具——作業,學會做作業,也是學習的一個方面。 通過練習一是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二是學會對知識的實際運用;三是將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四是及時發現學習上的問題,查漏補缺。學習就像是織網,只有不斷的縫補“漏洞”才能網更多的“魚”。 五、善于復習,溫故知新 “學而時習之”,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復習鞏固的過程。如果學過了就忘、學完了就丟,那基本上和“熊瞎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沒啥區別了。復習的類型有隨堂復習、課下復習、階段復習、期末復習等,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期中復習一次、期末復習一次,這樣,需要記憶的知識才更扎實,不容易忘記。 六、找到規律,學會答題 初中《道德與法治》內容基本上是強調人文素質、道德品質、法律法規的,俗話說“題目在書外,觀點在書內”,也就是說,《道德與法治》題目比較靈活,考查方式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道理依然能在書中體現,所以說,按照課本的主線走,把課本上的知識熟練把握、理解透徹,經過一定的訓練,便能做到。 學好初中道法的四個環節 一、掌握預習技巧 預習要從三個方面抓起:1.找難點、抓重點;2.聯系實際提問題;3.做好預習筆記。有時候道德與法治只需要花十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預習,把以上三個方面找到,基本上就能達到預習的目的。 二、提升課堂效率 要真正讓課堂變得高效,就要處理好聽課與筆記的關系,一邊聽一邊記下重要信息,不要只聽不寫,也不要只抄寫板書,不聽老師講解,聽課與筆記相輔相存的關系。 聽課要緊跟教師的講課思路,把握教師如何分析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跟上老師的節奏。長期堅持下去,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整體性和創造性就能得到鍛煉和發展。否則如果跟不上老師的上課節奏,直接會影響聽講效率,甚至會影響學習成績。 一節課內容很多,需要記哪些內容呢?有利于解決疑惑問題的信息必須要記,一堂課主要的知識點也要記,還有一些信息是教材中沒有的,要盡量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可以為我們提供寶貴的學習和復習資料,提高學習效率,因此為了學好道法課必須記筆記。 三、定期總結復習 定期總結,查漏補缺復習可分三種,課后復習、單元復習與考前復習,其復習的重點應有所區別。復習要做到及時,首先要做好課后復習,當天學習的內容當天就要復習,課后復習的目標是鞏固基礎知識;學習完一個單元,就要進行單元復習,其目標主要是掌握單元的知識結構,考前復習是為了應考,可運用歸類法、比較法來進行復習,同時,要重視各種典型題的復習,提高審題與解題能力。 復習時要為自己梳理兩個目標:其一,是鞏固基礎知識,其二,就是提高自己的學科能力。只有確立目標抓住重點,才能提升復習效果。 四、明確備考重點 不管是什么考試,首先考查的就是基礎知識,當然,現在的高考越來越重視能力的考試,但能力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不掌握基礎知識,既是能力有多強也無從下手。所以,備考的首要任務就是掌握基礎知識。道德與法治基礎知識指的就是概念、原理,因此,復習時首先要把這些概念與原理疏理一下,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在心。 ![]() 快速提高道法成績的方法 一、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問題。 我們課堂的45分鐘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課上的45分鐘,我們一定要好好的把握,課堂抓好了,課下我們就比較輕松了,無論做題目,還是做復習。積極思考,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是必要的,學習就是不要拍出丑,不要怕答錯,錯了,沒關系,老師會幫你改正的,我們要的是勇敢。敢說就是一種進步。 二、記住道德與法治概念 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大多數都是對概念的理解,作為學生的我們,在掌握這些概念的時候,一定要進行適當的聯系,比如:“完善”總是和“制度”搭配、“提高”總是和“能力”搭配、“制度”總是和“體系”搭配。 三、注意道德與法治答題技巧和方法。 比如我們在做選擇題的時候,可以采用排除法;在做簡答題、辨析題的時候,一定要審題立意,不要偏離主題,同時解答一定要說到重點,把握材料的關鍵意思,抓住關鍵詞,根據我們的理論知識來回答問題。 要注意聯系自身的思想與行為。學會運用教材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思考自己應該怎樣做。例如,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應該怎么辦,在保護資源和環境方面自己應該做哪些事情等。 中考道德與法治反對死記硬背,強化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降低了識記的題量和分值,但不是不要求識記,更不是削弱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查。 四、學會階段性總結。 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學習中的總結也就是檢查自己近期學習成果的一個過程。一般一個月總結一次就可以了。 五、關注時事 中考試題大都以重大時政和社會熱點及最新材料為背景,從不同角度緊密聯系國際、國內社會生活中的重大現實問題提出問題,目的在于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復習時,我們要積極關注國家建設、科技、社會發展中與初中學生實際生活貼近、與考點內容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 課外時間也可以抽時間觀看新聞聯播,我們可以從新聞中獲得書上沒有的對歷史事件和熱點話題的看法,我們能從新聞中了解到大眾對于熱點話題的看法,這對我們學習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是十分有用的。 道德與法治審題技巧答題攻略 一、“是什么”型題目 這個只需要熟悉課本的知識點,按照題目答題就可以。 二、“認識”型簡答題 這類題目的設問方式通常是“如何認識”、“如何看待”、“談談你的看法”、“分析這一現象”等等。這類題目的解題方法通常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路去解答,即“對與錯”、“重要性、必要性”、“具體措施”等。 三、“啟示”型題目 這類題目的設問方式是:這個事給我們有什么啟示?回答時,要注意提煉材料中的觀點,結合所學的知識點來分析,從中歸納出材料反映的道理。 四、“評析”型題目 這類題目一般是“運用所學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回答這類題目時,首頁要判斷是對還是錯,或者是不全面,然后根據相應的依據如法律法規和教材的理論等,再聯系材料中的觀點進行分析。 五、“漫畫”型題目 漫畫類的題目,要找準漫畫與知識點的鏈接點,首先要看標題,看標題能否給出指引性的知識點或者觀點;然后看文字,看看漫畫中有哪些文字,通常漫畫里的文字都是“意味深長”的;最后看畫面,漫畫夸張之處通常是其弦外之音,真正的寓意也就在這里。 六、“圖表”型題目 “圖表”類型的,首先要看標題,標題比較直觀的說明了圖表的內容;然后要將圖片數據做三個對比,“橫向比”、“縱向比”和“綜合比”,將三個對比的數據歸納整理,通常就會得出想要說明的問題;最后要看看圖表下面的注釋,看看有沒有特別的注釋。 七、“體現型”題目 這類題目通常會問“體現了什么?、怎么體現”等等。回答的時候,應該寫上教材的知識點,再加上材料的關鍵詞來體現這一知識點。所以解題的思路就是:定知識點、聯系知識點、梳理答題。 八、“反映”型題目 這類題目通常會問“反映了某一問題發生了哪些變化”、“反映了什么現象或什么問題?”、“說明了什么?”等。回答的時候要對題目材料所給的信息全面把握,將感性的材料理性化。 九、“為什么”型題目 這類題目的設問方式是:為什么說……、為什么要……。回答這類為什么題目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說明你為什么要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等等。 十、“怎么辦”型題目 一般來說,這類題目會問你“如何”、“怎樣”,有時也會出現建議的形式,這類怎么辦的題目,一般要給定主體是誰,然后再寫怎么辦。 十一、“意義”型題目 通常題目會問“有什么積極的影響或者意義”,對于這類的意義題目,要針對某一“做法”或“事件”有什么意思來回答,回答時要從經濟、道德與法治、社會等方面的意義來考慮,還要對個人、國家、社會和事件本身的意義來思考。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方法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想要了解更多中小學學習方法、各科學習技巧、快速提高成績的方法等內容,請點擊訪問:學習方法欄目。 推薦閱讀: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學習方法 初中數學學習方法 初中英語學習方法 20位清華北大學霸談學習方法 如何做讀書筆記收獲更大? 14個學霸默認的高分秘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