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片-久久剧场-久久久综合网-久久久综合网-在线视频91-在线色网

學習工具 網站地圖加入收藏

學習力在線學習網

當前位置:首頁 > 學習工具 > 詩詞大全 >

“既來之,則安之”的意思出處及全文賞析

來源:《論語·季氏》 作者:孔子弟子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詩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流彩華章之美,比如:“既來之,則安之”短短幾個字就能將讀者帶入意境,那么,你知道“既來之,則安之”的意思是什么嗎?“既來之,則安之”出自哪?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既來之,則安之”的出處及賞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既來之,則安之”的意思出處及全文賞析

  “既來之,則安之”什么意思?

   既然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今意為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既來之,則安之”出自哪里?

  此句出自春秋時期孔子及弟子《論語·季氏》。全文如下:

《論語·季氏》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論語·季氏》譯文

  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季路拜見孔子說:“季孫氏要對顓臾用兵。”

  孔子說:“冉有!恐怕應該責備你們吧。那顓臾,先王曾把它的國君當作主管東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是魯國的藩屬國,為什么要討伐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么干,我們兩個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勝任就該辭去。’如果盲人搖晃著要倒下卻不去扶持,顫顫巍巍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么何必要用那個攙扶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龜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冉有說:“如今顓臾城墻堅固而且靠近季孫氏的封地,現在不奪取,后世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憂慮。”

  孔子說:“冉有!君子厭惡那些不肯說(自己)想要那樣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聽說擁有邦國封邑的諸侯和擁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們不擔憂東西少而擔憂分配不均勻,不擔憂貧困而擔憂不安定。若是財富平均,便無所謂貧窮;境內和平團結,便不會覺得人少;境內平安,國家便不會傾危。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再修仁義禮樂的政教來招待他們。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如今由與求兩人輔佐季孫氏,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他們來歸順;國家四分五裂卻不能保持它的穩定統一;反而策劃在境內興起干戈。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慮,不在顓臾,而是在魯國內部。”

  “既來之,則安之”全文賞析

  季氏伐顓臾一事,是在“陪臣執國政”的魯國的特殊背景下發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他們的先祖即慶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魯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兒子、魯莊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號稱“三桓”。到孔子這時,“三桓”執魯國國政已達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這一百多年間,公室(魯君)和私室(三桓)之間的主要斗爭有:①前594(魯宣公十五年)針對三家分地擴展頒布了“稅畝”制度;②前562(魯襄公十一年)三家“作三軍,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前517(魯昭公二十五年)欲誅季,三桓聯合進攻,昭公被迫逃亡。這斗爭一直繼續到戰國初年,《史記·魯周公世家》說:“悼公之時,三桓勝,魯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將伐顓臾一事,不見經傳。后世注家以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轉達了孔子的意見,季氏懼禍而止。《史記·孔子世家》載:“仲由為季氏宰”在前497(定公十三年);季康子召冉有在前492(魯哀公三年),其時子路隨孔子在陳。至于二人何時同為季氏家臣,則不得而知。《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有季康子向孔子詢問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據推測當在魯哀公初年。

  孔子一貫反對“陪臣執國政”,對三桓的指責在《論語》中就有許多記載。

  文章主要記錄了孔子就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發表的三段議論。第一段話說明了他反對季氏攻打顓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即顓臾在魯國一向有名正言順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顓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魯國境內,對魯國一向不構成威脅;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顓臾素來謹守君臣關系,沒有攻打的理由,孔子的話體現了他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反對強行霸道,訴諸武力。 第二段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評冉有、季路推卸責任的態度。第三段話孔子正面闡述他的政治主張。

  此文是篇駁論,借對話形式展開批駁,破中有力,運用了歷史材料,“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現實事例,顓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三種論據,立論堅實可靠,駁斥也有理有據。

  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達孔子的觀點。“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攙扶者的失職來比喻冉有、季路作為季氏家臣而沒有盡到責任。“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的比喻有雙重喻義:一是將季氏比作虎兕,將顓臾比作龜玉。季氏攻打顓臾,好比虎兕跑出籠子傷人;顓臾如被攻滅,好比龜甲、玉石毀于盒中,二是將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龜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傷人,龜玉毀于櫝中,是看守者的失職。冉有、季路作為季氏家臣若不能勸諫季氏放棄武力,致使顓臾被滅,也是他們的失職。

  文中有三處用了反詰句,“何以伐為?”“則將焉用彼相矣?”“是誰之過與?”反詰句的運用使句子感情色彩強烈,批駁力較強;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問當中,使肯定更為有力,語氣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

  推薦閱讀:

  1、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意思
  2、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
  3、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意思
  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意思
  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是什么?

熱點排行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熱門標簽| 排版工具| 手機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5058837號-4

我們一直用心在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下免费大全正版资料| 流浪地球2视频免费播放下载| 西游记续集演员表| cctv16节目单| 七年级下册语文读读写写拼音全部| 奇妙的植物世界阅读短文答案| 黑暗森林 电影| 爱播| 小腿垫东西睡觉正确图| 演员李煜个人资料| 迷失第六季| 我会读心术免费观看完整版| 公共安全教育第一课| 快播王欣| 奥特曼名字大全加图片| 巨乳欧美| 10000个卫视频道|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 决胜法庭演员表| 杰深斯坦森全部电影| 田中敦子| 《非常案件》电视剧| be helpful at home| 色在线视频| 微信头像图片2024最新| 郑书允的10部作品| 美网直播| 黑衣人| 男人胸女人| 宋智孝色即是空| 路易斯·帕特里奇|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xxx| 电视剧五号特工组| 87版七仙女台湾| stylistic device| 孙喆| 红髅| 肖央喜剧电影《情圣》| 188549.神秘的电影| 吴彦姝演过的电视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