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通過優美的文字與韻律,可以讓我們與先賢對話、與歷史溝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的翻譯和出處,如果想要了解“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哪里?可仔細閱讀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是什么意思?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的意思是:但內心似有不平之事、憤怨之情,即自己不得志,才能無法施展,屢屢經霜,飽受摧殘之苦——新竹得地,則枝蔓生長,綿延不絕;但經霜之后,新筍則長不成修竹。借物抒情,意境含蓄。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出自哪首詩?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出自劉長卿的《同郭參謀詠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全詩如下:
《同郭參謀詠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 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魚竿。 藹藹軍容靜,蕭蕭郡宇寬。 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 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作者簡介 劉長(zhǎng)卿(生卒年不詳),字文房,漢族,唐代詩人。宣城(今屬安徽)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唐玄宗天寶年間進士。唐肅宗至德年間任監察御史、蘇州長洲縣尉,唐代宗大歷年間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因剛而犯上,兩度遷謫。唐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劉長卿出身于官宦人家,年輕時在嵩山讀書,多次參加科舉考試未果。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劉長卿高中進士,后兩遭貶謫,第一次于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因事入獄,被貶南巴(今廣東電白)。第二次于大歷十一年(公元776年),被貶睦州(今浙江杭州淳安)司馬。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劉長卿遷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劉長卿長于五言和七律,是唐代大歷詩風的代表人物。 更多詩句的意思及出處: 1、“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意思及出處 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意思及出處 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意思及出處 4、“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意思及出處 5、“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意思及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