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韓縝《鳳簫吟·鎖離愁》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鳳簫吟·鎖離愁》原文
《鳳簫吟·鎖離愁》
韓縝
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熏。繡幃人念遠,暗垂珠淚,泣送征輪。長亭長在眼,更重重、遠水孤云。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
消魂。池塘別后,曾行處、綠妒輕裙。恁時攜素手,亂花飛絮里,緩步香茵。朱顏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長新。遍綠野,嬉游醉眠,莫負青春。
《鳳簫吟·鎖離愁》譯文
離愁縈繞,看著眼前連綿無際的春草,想起與心上人同游時它們還剛在路邊吐出香馨。閨中人想到心上人要遠行,暗暗地流下淚珠,哽咽著目送遠去的車輪。人已遠去她還癡癡地張望,可見到的已是重重遠水、片片孤云。她又登樓極目遠望,但望穿秋水也難見游子蹤影。
傷心啊傷心,自從池塘分別后無日不黯然銷魂。想當(dāng)年同游的地方連綠草都妒忌她的羅裙。那時候他攜著她的手,在花叢柳絮之中,在翠綠香茵上信步徜徉。如今她的容顏雖已漸漸老去,但心中情意仍像芳草一樣年年常新。她要再游遍綠野,忘情嬉戲酣飲,不辜負這珍貴的年少青春。
《鳳簫吟·鎖離愁》的注釋
鳳簫吟:詞牌名。
陌上初熏:路上散發(fā)著草的香氣。陌:道路。熏:花草的香氣濃烈侵人。
繡幃:繡房、閨閣。
暗垂珠淚:暗暗落下一串串珠露般的眼淚。
王孫:這里指送行之人。漢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
綠妒輕裙:輕柔的羅裙和芳草爭綠。
恁(nèn):那。恁時:即那時、彼時。素手:指女子潔白如玉的手。
香茵:芳草地。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借詠芳草以寄托別離情緒。上片前五句從詠芳草鎖住離愁破題,直道佳人送別的難堪與凄苦。接下三句寫行人遠去,芳草卻時常在眼前,加上遠水、孤云,更增酸楚。接著寫送者獨倚高樓,愁眼望盡天涯,看到的只是萋萋芳草。下片由芳草池塘邊的離別寫起,再寫行人因憶伊人心跡。“恁時”三句回憶舊日兩人在一起的賞心樂事。接下三句以芳草年年常新比襯人之朱顏改換。最后以遍野的綠草與嬉笑酣醉的游人作對比,突出須趁青春年少及時行樂的主旨。全詞句句有草,句句有人,運用了襯托和擬人手法,把點點離愁化作可感之物,頗具空靈之美。 作者簡介 韓縝(1019~1097)字玉汝,原籍靈壽(今屬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縣)。韓絳、韓維之弟。慶歷二年進士。英宗時任淮南轉(zhuǎn)運使,神宗時自龍圖閣直學(xué)士進知樞密院事。曾出使西夏。哲宗立,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罷知潁昌府。紹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謚莊敏,封崇國公。《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的原文翻譯 3、“陸機《門有車馬客行》”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菩薩蠻·湘東驛》”的原文翻譯 5、“陳亮《南鄉(xiāng)子·風(fēng)雨滿蘋洲》”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