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屈原《九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歌》原文
《九歌》
屈原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陳竽瑟兮浩倡;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云中君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云中; 覽冀洲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湘君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 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 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 桂棹兮蘭枻,斵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閑; 朝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 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蘋 通:蘋) 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 聞佳人兮召余,將騰駕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大司命 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云; 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 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 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 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坑; 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 一陰兮一陽,眾莫知兮余所為; 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 老冉冉兮既極,不寖近兮愈疏;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無虧; 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 少司命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云旗;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云之際; 與女沐兮咸池,曦女發兮陽之阿; 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孔蓋兮翠旌,登九天兮撫彗星; 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東君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 駕龍輈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 羌聲色兮娛人,觀者儋兮忘歸; 縆瑟兮交鼓,蕭鐘兮瑤簴; 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 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 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 撰余轡兮高馳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河伯 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起兮水揚波;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 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 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 靈何惟兮水中; 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紛兮將來下; 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禮魂 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與;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九歌》譯文
東皇太一
吉祥日子好時辰,恭敬肅穆娛上皇。
手撫長劍玉為環,佩玉鏗鏘聲清亮。
華貴坐席玉鎮邊,滿把香花吐芬芳。
蕙草裹肉蘭為墊,祭奠美酒飄桂香。
高舉鼓槌把鼓敲,節拍疏緩歌聲響,
吹竽鼓瑟聲悠揚。
群巫嬌舞服飾美,香氣四溢香滿堂。
眾音齊會響四方,上皇歡欣樂安康。
云中君
在芳香的蘭湯中沐浴,穿上五彩的衣服,帶上杜若花。
靈子盤旋起舞神靈仍然附身,
他身上不斷地放出閃閃神光。
我將在壽宮逗留安樂宴享,與太陽和月亮一樣放射光芒。
乘駕龍車上插五方之帝的旌旗,姑且在人間遨游觀覽四方。
輝煌的云神已經降臨,突然間像旋風一樣升向云中。
俯覽中原我目光及于九州之外,橫行四海我的蹤跡無盡無窮。
思念你云神啊我只有嘆息,無比的愁思真讓人憂心忡忡!
湘君
湘君啊你猶豫不走。因誰停留在水中的沙洲?
為你打扮好美麗的容顏,我在急流中駕起桂舟。
下令沅湘風平浪靜,還讓江水緩緩而流。
盼望你來你卻沒來,吹起排簫為誰思情悠悠?
駕起龍船向北遠行,轉道去了優美的洞庭。
用薜荔作簾蕙草作帳,用香蓀為槳木蘭為旌。
眺望涔陽遙遠的水邊,大江也擋不住飛揚的心靈。
飛揚的心靈無處安止,多情的侍女為我發出嘆聲。
眼淚縱橫滾滾而下,想起你啊悱惻傷神。
玉桂制長槳木蘭作短楫,劃開水波似鑿冰堆雪。
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想在樹梢把芙蓉花采擷。
兩心不相同空勞媒人,相愛不深感情便容易斷絕。
清水在石灘上湍急地流淌,龍船掠過水面輕盈迅捷。
不忠誠的交往使怨恨深長,不守信卻對我說沒空赴約。
早晨在江邊匆匆趕路,傍晚把車停靠在北岸。
鳥兒棲息在屋檐之上,水兒回旋在華堂之前。
把我的玉環拋向江中,把我的佩飾留在澧水畔。
在流芳的沙洲采來杜若,想把它送給陪侍的女伴。
流失的時光不能再得,暫且放慢腳步逍遙盤桓。
湘夫人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
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
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
鳥兒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么掛結在樹梢之上?
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神思恍惚啊望著遠方,只見江水啊緩緩流淌。
麋鹿為什么在庭院里覓食?蛟龍為什么在水邊游蕩?
清晨我打馬在江畔奔馳,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聽說湘夫人啊在召喚著我,我將駕車啊與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還要把荷葉啊蓋在屋頂上。
蓀草裝點墻壁啊紫貝鋪砌庭壇。四壁撒滿香椒啊用來裝飾廳堂。
桂木作棟梁啊木蘭為桁椽,辛夷裝門楣啊白芷飾臥房。
編織薜荔啊做成帷幕,析開蕙草做的幔帳也已支張。
用白玉啊做成鎮席,各處陳設石蘭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蓋芷草,用杜衡纏繞四方。
匯集各種花草啊布滿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門廊。
九嶷山的眾神都來歡迎湘夫人,他們簇簇擁擁的像云一樣。
我把那衣袖拋到江中去,我把那單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著杜若,將用來饋贈給遠方的姑娘。
美好的時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閑自得地徘徊游逛。
大司命
天宮大門大開,我乘駕起一團團連接的黑云。
命令旋風在前面開路,指使暴雨洗凈空中的飛塵。
大司命你自天上盤旋降臨,我則跨越空桑山與您相隨同行。
紛擾擾的九州眾生,為何其生死大權掌握在我的手中?
高高地飛呀緩緩地飛,乘著天地間的正氣,駕馭著陰陽二氣的變化。
我與你恭謹地在前趨走,引天帝直到達九岡山上。
云彩的衣裳長長地飄動,腰間的玉佩叮叮當當。
憑借著萬物陰陽生成之理,誰也不知道我的作為職掌。
折下莖斷絲連的疏麻白花,將它贈給離居者聊表思念。
老暮之年已漸漸地來到,不能再親近反而更加疏遠。
駕起龍來云車隆隆,高高地奔馳沖向天空。
我編結著桂樹枝條遠望,為什么越思念越憂心忡忡。
令人憂愁的思緒擺脫不清,但愿像今天這樣不失禮敬。
人的壽命本來就各有短長,誰又能消除悲歡離合之恨?
少司命
秋天的蘭草和細葉芎藭,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綠葉子夾著潔白小花,香氣濃郁沁入我的肺腑。
人們自有他們的好兒好女,你為什么那樣地憂心忡忡?
秋天的蘭花真茂盛,綠葉紫莖郁郁蔥蔥。
滿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間都與我致意傳情。
我來時無語出門也不告辭,駕起旋風樹起云霞的旗幟。
悲傷莫過于活生生的離別,快樂莫過于新結了好相識。
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帶,我忽然前來又忽然遠離。
日暮時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誰久久停留在云際?
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頭,到日出之處把頭發晾干。
遠望美人啊仍然沒有來到,我迎風高唱恍惚幽怨。
孔雀翎制車蓋翠鳥羽飾旌旗,你升上九天撫持彗星。
一手舉長劍一手抱幼童,只有你最適合為人作主持正!
東君
溫暖明亮的光輝從東方生出,照在我的欄桿和神木扶桑上。
輕輕扶著我的馬慢慢地行走,從皎皎月夜直走到天色明亮。
駕著龍車借著那雷聲轟響,載著如旗的云彩舒卷飄揚。
長長嘆息,我將飛升上天,我的內心又充滿眷念彷徨。
聲與色之美足以使我快樂,觀看的人群怡然自得,流連忘返。
調緊瑟弦交互把那大鼓敲,敲起樂鐘使鐘磬木架動搖。
鳴奏起橫篪又吹起那豎竽,更想起那美好的巫者靈保。
起舞就像小翠鳥輕盈飛舉,陳詩而唱隨著歌聲齊舞蹈。
合著音律配著節拍真和諧,眾神靈也遮天蔽日全駕到。
把青云當上衣白霓作下裳,舉起長箭射那貪殘的天狼。
我抓起天弓阻止災禍下降,拿過北斗斟滿了桂花酒漿。
輕輕拉著韁繩在高空翱翔,在幽暗的黑夜又奔向東方。
河伯
和河伯暢游在黃河之上,大風吹過河面上揚起層層波浪。
隨你乘著荷葉作蓋的水車,以雙龍為駕螭龍套在兩旁。
登上黃河的發源地昆侖,向四處眺望,心緒隨著浩蕩的黃河飛揚。
但恨天色已晚而忘了歸去,惟河水盡處令我寤寐懷想。
魚鱗蓋屋頂堂上畫著蛟龍,紫貝砌城闕朱紅涂滿室宮。
河伯你為什么住在這水中?乘著大白黿鯉魚追隨身旁,
隨你河伯一起游弋在河上,浩浩河水緩緩地向東流淌。
你握手道別將要遠行東方,我送你送到這向陽的河旁。
波浪滔滔而來迎接我河伯,為我護駕的魚兒排列成行。
山鬼
好像有人在那山角經過,是我身披薜荔腰束女蘿。
含情注視巧笑多么優美,你愛慕我的姿態婀娜。
駕乘紅色的豹后面跟著花紋野貓,辛夷木車桂花扎起彩旗。
是我身披石蘭腰束杜衡,折枝鮮花贈你聊表相思。
我在幽深竹林不見天日,道路艱險難行獨自來遲。
孤身一人佇立高高山巔,云霧溶溶腳下浮動舒卷。
白晝昏昏暗暗如同黑夜,東風飄旋神靈降下雨點。
挽留我與你一起享盡歡樂忘了歸去,年歲漸老,誰讓我永如花艷?
我在山間采擷益壽的靈芝,巖石磊磊啊葛藤四處纏繞。
抱怨公子啊悵然忘卻歸去,你思念我啊卻沒空到來。
我在這山中飲泉水,傍松柏,像杜若般純正芳香,
你想我啊是真是假。
雷聲滾滾雨勢溟溟蒙蒙,猿鳴啾啾穿透夜幕沉沉。
風聲颯颯啊落木蕭蕭,思慕公子啊獨自悲傷。
國殤
戰士手持兵器身披犀甲,敵我戰車交錯戈劍相接。
旌旗遮天蔽日敵眾如云,飛箭如雨戰士奮勇爭先。
敵軍侵犯我們行列陣地,左邊的驂馬倒地而死,右邊的驂馬被兵刃所傷。
兵車兩輪深陷絆住四馬,主帥舉起鼓槌猛擊戰鼓。
殺得天昏地暗神靈震怒,全軍將士捐軀茫茫原野。
將士們啊一去永不回還,走向那平原的遙遠路途。
佩長劍夾強弓征戰沙場,首身分離雄心永遠不屈。
真正勇敢頑強而又英武,始終剛強堅毅不可凌辱。
人雖死啊神靈終究不泯, 魂魄剛毅不愧鬼中英雄!
禮魂
祭祀禮已完畢緊緊敲起大鼓,傳遞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
姣美的女子唱得從容自如。
春天供以蘭秋天又供以菊,長此以往不斷絕直到終古。
《九歌》的注釋
九歌:《楚辭》篇名。原為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屈原據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東皇太一:天神名,具體是何種神祇,歷代學者說法不一。
吉日:吉祥的日子。辰良:即良辰。
穆:恭敬肅穆。愉:同“娛”,此處指娛神,使神靈愉快、歡樂。上皇:即東皇太一。
珥:指劍柄上端像兩耳突出的飾品。
璆(qiú):形容玉石相懸擊的樣子。鏘:象聲詞,此處指佩玉相碰撞而發出的聲響。
瑤席:珍貴華美的席墊。瑤,美玉。玉瑱(zhèn):同“鎮”,用玉做的壓席器物。
盍(hé):同“合”,聚集在一起。瓊芳:指赤玉般美麗的花朵。瓊,赤色玉。
蕙:香草名,蘭科植物。肴蒸:大塊的肉。藉(jiè):墊底用的東西。
椒漿: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美酒。
枹(fú):鼓槌。拊(fǔ):敲擊。
安歌:歌聲徐緩安詳。
陳:此處指樂器聲大作。浩倡:倡同“唱”;浩倡指大聲唱,氣勢浩蕩。
靈:楚人稱神、巫為靈,這里指以歌舞娛神的群巫。偃蹇:指舞姿優美的樣子。姣服:美麗的服飾。
芳菲菲:香氣濃郁的樣子。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繁會:眾音匯成一片,指齊奏。
君:此處指東皇太一。
蘭湯:蘭草沁入其中而帶有香味的熱水。此下四句為祭巫所唱。
華采:使之華麗。
若英:古代神話中若木的花。杜若的花。王逸注:“衣五采華衣,飾以杜若之英。”一說,言衣華采繁麗如花也。參閱清王夫之《楚辭通釋》。
靈:靈子,祭祀中有神靈附身的巫覡。
連蜷:回環婉曲的樣子,此處指舞蹈時身體婀娜擺動的姿態。
既留:已經留下來。
爛:分散的光。昭昭:小光(聞一多《九歌解詁》)。
爛昭昭:光明燦爛的樣子。
央:盡。
蹇(jiǎn):發語詞。憺:安。
壽宮:供神之處。此下四句扮云中君的巫所唱。
龍駕:龍車。此指駕龍車。
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黃赤白黑之五色。
聊:姑且。
周章:周游。
靈:此處指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
皇皇:同“煌煌”,光明燦爛的樣子。
猋(biāo):形容詞,疾速。舉:高飛。
覽:看。冀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州,冀州為九州之首,因此以代指全中國。此下二句云中君所唱。
橫:橫布或橫行。
焉:怎么。窮:完,盡。
焉窮:無窮無盡。
君: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
湘君:湘水之神,男性。一說即巡視南方時死于蒼梧的舜。
君:指湘君。夷猶:遲疑不決。
蹇(jiǎn):發語詞。洲:水中陸地。
要眇(miǎo):美好的樣子。宜修:恰到好處的修飾。
沛:水大而急。桂舟:桂木制成的船。
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無波:不起波浪。
江水:長江。下文“大江”、“江”,與此同。
夫:語助詞。
參差:高低錯落不齊,此指排簫,相傳為舜所造。
飛龍:雕有龍形的船只。北征:北行。
邅(zhān):轉變。洞庭:洞庭湖。
薜荔:蔓生香草。柏(bó):通“箔”,簾子。蕙:香草名。綢:帷帳。
蓀:香草,即石菖蒲。橈(ráo):短槳。蘭:蘭草:旌:旗桿頂上的飾物。
涔(cén)陽: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極浦:遙遠的水邊。
橫:橫渡。揚靈:顯揚精誠。一說即揚舲,揚帆前進。
極:至,到達。
女:侍女。嬋媛:眷念多情的樣子。
橫:橫溢。潺湲(yuán援):緩慢流動的樣子。
陫(péi)側:即“悱惻”,內心悲痛的樣子。
櫂(zhào):同“棹”,長槳。枻(yì):短槳。
斲(zhuó):砍。
采薜荔:在水中采摘陸生的薜荔。
搴(qiān):拔取。芙蓉:芙蓉花。木末:樹梢。
媒:媒人。勞:徒勞。
甚:深厚。輕絕:輕易斷絕。
石瀨:石上急流。淺(jiān)淺:水流湍急的樣子。
翩翩:輕盈快疾的樣子。
交:交往。
期:相約。不閑:沒有空閑。
鼂(zhāo):同“朝”,早晨。騁騖(wù):急行。皋:水旁高地。
弭(mǐ):停止。節:策,馬鞭。渚:水邊。
次:止息。
周:周流。
捐:拋棄。
玦(jué):環形玉佩。
遺(yí):留下。佩:佩飾。醴(lǐ):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
芳洲:水中的芳草地。杜若:香草名。
遺(wèi):贈予。下女:指身邊侍女。
再:一作“驟”,屢次、多次的意思。
聊:暫且。逍遙:自由自在的樣子,容與:舒緩放松的樣子。
九歌:屈原十一篇作品的總稱。“九”是泛指,非實數,《九歌》本是古樂章名。王逸《楚辭章句》認為:“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杯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樂,其辭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已之冤結,托之以風諫。”也有人認為是屈原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關于湘夫人和湘君為誰,多有爭論。二人為湘水之神,則無疑。
帝子:指湘夫人。舜妃為帝堯之女,故稱帝子。
眇眇(miǎo):望而不見的樣子。
愁予:使我憂愁。
裊裊(niǎo):綿長不絕的樣子。
波:生波。下:落。
薠(fán):一種近水生的秋草。騁望:縱目而望。
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約。張:陳設。
萃:集。鳥本當集在木上,反說在水草中。
罾(zēng):捕魚的網。罾原當在水中,反說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應處之所。
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芷(zhǐ):即白芷,一種香草。
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貴族稱公族,貴族子女不分性別,都可稱“公子”。
荒忽:不分明的樣子。
潺湲:水流的樣子。
麋:獸名,似鹿。
水裔:水邊。此名意謂蛟本當在深淵而不在水邊。比喻所處失常。
皋:水邊高地。
澨(shì):水邊。
騰駕:駕著馬車奔騰飛馳。偕逝:同往。
葺:編草蓋房子。蓋:指屋頂。
蓀壁:用蓀草飾壁。蓀(sūn):一種香草。紫:紫貝。壇:中庭。
椒:一種科香木。
棟:屋棟,屋脊柱。
橑(lǎo):屋椽(chuán)。
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門上橫梁。藥:白芷。
罔:通“網”,作結解。薜荔;一種香草,緣木而生。帷:帷帳。
擗(pǐ):掰開。蕙:一種香草。櫋(mián):隔扇。
鎮:鎮壓坐席之物。
疏:分疏,分陳。石蘭:一種香草。
繚:纏繞。杜衡:一種香草。
合:合聚。百草:指眾芳草。實:充實。
馨:能夠遠聞的香。廡(wǔ):走廊。
九嶷(yí):山名,傳說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這里指九嶷山神。繽:盛多的樣子。
靈:神。如云:形容眾多。
袂(mèi):衣袖。
褋(dié):《方言》:禪衣,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褋”。禪衣即女子內衣,是湘夫人送給湘君的信物。這是古時女子愛情生活的習慣。
汀:水中或水邊的平地。杜若:一種香草。
遠者:指湘夫人。
驟得:數得,屢得。
逍遙:游玩。容與:悠閑的樣子。
廣開:大開。
天門:天帝所居紫微宮門。按,以下四節為扮大司命的神尸所唱。
紛:多。
吾:大司命自謂。
玄云:黑云。乘玄云即以玄云為車,猶云乘云車。
飄風:大旋風。
涷(dòng)雨:暴雨。
君:指大司命。祭祀女巫以少司命的口吻迎神娛神。
?(yǐ):同“以”。
空桑:山名。據《呂氏春秋》所載,有侁氏女得嬰兒于空桑,即后來之伊尹。其地在趙代間。空桑同主管嬰兒之少司命有關,故大司命這樣說。
女(rǔ):汝。
紛總總:眾多的樣子,指九州之人。
壽:長壽。夭:早亡。
予:我。
清氣:天空中的元氣,也稱作“精氣”。
陰陽:陰陽二氣,此處兼及陰陽變化而言。
吾:大司命自謂。君:指少司命。
齊:原作“齋”,朱熹《楚辭集注》作“齊”,今據改。齊速,嚴肅地快步走,也叫“趨”,為恭謹之貌。
導:引導。之:到。帝:天帝。
九坑(gāng):當即《左傳·昭公十一年》說的岡山,楚人曾祭天于岡山。“坑”同“阬”,一本作“阮”,即古“岡”字。
靈:《北堂書鈔》等所引作“云”,二字繁體同為雨字頭,相近致誤。云衣,以云霞為衣。
被被:衣長的樣子。
陸離:長的樣子。
壹陰兮壹陽:指萬物生成之理。《周易·系辭上》:“陰陽不測之謂神。”正義:“天下萬物,皆由陰陽。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測量之謂神也。”
疏麻:升麻(王逸稱為“神麻”,神升聲近)。麻的稈莖折而皮連,有藕斷絲連之意。按,此下三節為女巫以少司命口吻娛神所唱。
遺(wèi):贈。
離居:本來親近而現在分離的人。
冉冉:漸漸地。
極:至。
寖(jìn):同“浸”,漸。
轔轔:車聲。
駝(chí):同“馳”。
延佇:“佇”借為“眝”。延眝,遠望。
羌:何為。
若今:像今天一樣。
虧:虧損。
固:本來。
當:當然,本來的樣子。
孰:誰。
為:作為,起作用。
秋蘭:古所謂蘭草,葉莖皆香。秋天開淡紫色小花,香氣更濃。古人以為生子之祥。
麋蕪(míwú):即“蘼蕪”,細葉芎藭(xiōng,qióng),葉似芹,叢生,七、八月開白花。根莖可入藥,治婦人無子。以下六句為男巫以大司命口吻迎神所唱。
華:原作“枝”,《楚辭考異》引一本作“華”。王逸《楚辭章句》釋此句為“吐葉垂華”,則本作“華”,今據改。
襲:指香氣撲人。予:我,男巫以大司命口吻自謂。
夫:發語詞,兼有遠指作用。
?(yǐ):同“以”。
蓀(sūn):溪蓀,石菖蒲,一種香草。古人用以指君王等尊貴者,詩中指少司命。
何以:因何。
青青:借為“菁菁”,茂盛貌。以下三節為少司命所唱。
美人:指祈神求子的婦女。
忽:很快地。余:我,少司命自謂。目成:用目光傳情,達成默契。
儵(shū):同“倏”,迅疾的樣子。逝:離去。
君:少司命指稱大司命。須:等待。因大司命受祭結束后升上云端等待,故少司命這樣問。
女(rǔ):汝。咸池:神話中天池,太陽在此沐浴。以下二節為男巫以大司命口吻所唱。此句上原有“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至兮水揚波”,王逸無注。《考異》云:“古本無此二句。”按此二句與《九歌·河伯》中二句重復,當是由《河伯》所竄入。
晞(xī):曬干。
陽之阿(ē):即陽谷,也作旸谷,神話中日所出處。
美人:此處為大司命稱少司命。大司命在云端,少司命尚在人間受祭,所以大司命這樣說。
怳(huǎng):神思恍傯惆悵的樣子。
浩歌:放歌,高歌。孔蓋:孔雀毛作的車蓋。
旍(jīng):同“旌”,翠旍,翠鳥羽毛裝飾的旌旗。
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此處指天之高處。撫:持。
竦(sǒng):肅立,此處指筆直地拿著。擁:抱著。
幼艾:兒童,即《札記·月令》所說“養幼少”的“幼少”。
正:主也。
九歌:《楚辭》篇名。原為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屈原據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東君:即太陽神。
暾(tūn):溫暖光明的樣子。
檻:欄干。
扶桑:傳說中的神樹,生于日出之處。
安驅:慢慢地行走。
皎皎:指天色明亮。
龍辀(zhōu):以龍為車。辀,本是車轅橫木,泛指車。雷:指以雷為車輪,所以說是乘雷。
委蛇:即逶迤,曲折斜行。一說飄動舒卷的樣子。
上:升起。
低徊:遲疑不進。顧懷:眷戀。
羌:發語詞。
憺(dàn):安然。
緪(gēng):急促地彈奏。交鼓:指彼此鼓聲交相應和。交,對擊。
簫鐘:用力撞鐘。簫,擊。瑤:通“搖”,震動的意思。瑤簴(jù):指鐘響而簴也起共鳴。簴,懸鐘聲的架。
篪(chí):古代的管樂器。
靈保:指祭祀時扮神巫。姱(kuā):美好。
翾(xuán)飛:輕輕的飛揚。翾,小飛。翠:翠鳥。曾:飛起。
展詩:展開詩章來唱。詩,指配合舞蹈的曲詞。會舞:指眾巫合舞。
應律:指歌協音律。合節:指舞合節拍。
靈:眾神。
衣:古代指上衣。霓:彩虹外圍的光圈。裳(cháng):古代指下衣。
矢:箭。天狼:即天狼星,相傳是主侵掠之兆的惡星,其分野正當秦國地面。因此舊說以為這里的天狼是比喻虎狼般的秦國,而希望神能為人類除害。
弧:木制的弓,這里指弧矢星,共有九星,形似弓箭,位于天狼星的東南。反:同“返”,指返身西向。淪降:沉落。
援:引。桂漿:桂花釀的灑。
撰:控捉。駝(chí):通“馳”。
杳:幽深。
冥冥:黑暗。
東行:向東運行。
女(rǔ):汝,你。
九河:黃河的總名,前人說是黃河到兗州境即分九道,故稱九河。
沖風:隧風,大風。
橫波:聚起波浪,揚波。
驂螭(cān chī):四匹馬拉車時兩旁的馬叫“驂”。螭,《說文解字》:“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或日無角曰螭。”據文意當指后者,那么“驂螭”即以螭為驂了。
昆侖:山名,黃河的發源地。今作昆侖。
極浦:水邊盡頭。
寤懷:寤寐懷想,形容思念之極。
靈:神靈,這里指河伯。
黿(yuán):大鱉。逐:追隨,跟從。
文魚:有斑紋的鯉魚。
渚(zhǔ):水邊。《國語·越下》:“黿龜魚鱉之與處,而鼃(蛙)黽之與同渚。”下注:“水邊亦曰渚。”這里泛指水,“渚”當為押韻。
流澌(sī):古代成語,意思就是流水。《楚辭·七諫·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證。
交手:古人將分別,則相執手表示不忍分離。
美人:指河伯。
南浦:向陽的岸邊。
鄰鄰:一本作“鱗鱗”,如魚鱗般密集排列的樣子。
媵(yìng):原指隨嫁或陪嫁的人,這里指護送陪伴。
山之阿(ē):山角。
被(pī):通假字,通“披”。薜荔、女蘿:皆蔓生植物,香草。
含睇:含情脈脈地斜視。睇(dì),微視。宜笑:得體的笑。
子:山鬼對自己愛慕男子的稱呼,你。
窈窕:美好的樣子。
赤豹:皮毛呈紅色的豹。從:跟從。文:花紋。貍:野貓。文貍:毛色有花紋的野貓。
辛夷車:用辛夷木做成的車。結:編結。桂旗,桂枝編旗。
石蘭、杜蘅:皆香草名。
遺(wèi):贈。
余:我,山鬼自指。篁:竹林。幽篁,幽深的竹林。
表:獨立突出的樣子。
容容:即“溶溶”,水或煙氣流動的樣子。
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語助詞。
神靈雨:神靈降下雨水;雨,作動詞用,下雨。
靈修:指神女。憺(dàn):安樂的樣子。
晏:晚。華予:讓我像花一樣美麗。華,花。
三秀:靈芝草的別名,一年開三次花,傳說服食了能延年益壽。
公子:也指神女。
杜若:香草。
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填填:雷聲。
猨:同“猿”。
狖(yòu):長尾猿。
啾啾:猿叫聲。
離:通“罹”,遭受。
國殤:指為國捐軀的人。殤: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難的人。戴震《屈原賦注》:“殤之義二:男女未冠(男二十歲)笄(女十五歲)而死者,謂之殤;在外而死者,謂之殤。殤之言傷也。國殤,死國事,則所以別于二者之殤也。”
操吳戈兮被(pī)犀甲:手里拿著吳國的戈,身上披著犀牛皮制作的甲。
吳戈:吳國制造的戈,當時吳國的冶鐵技術較先進,吳戈因鋒利而聞名。被,通“披”,穿著。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鎧甲,特別堅硬。
車錯轂(gǔ)兮短兵接:敵我雙方戰車交錯,彼此短兵相接。
轂:車輪的中心部分,有圓孔,可以插軸,這里泛指戰車的輪軸。
錯:交錯。短兵:指刀劍一類的短兵器。
旌蔽日兮敵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敵兵像云一樣涌上來。極言敵軍之多。
矢交墜:兩軍相射的箭紛紛墜落在陣地上。
凌:侵犯。躐(liè):踐踏。行:行列。
左驂(cān)殪(yì)兮右刃傷:左邊的驂馬倒地而死,右邊的驂馬被兵刃所傷。殪:死。
霾(mái)兩輪兮縶(zhí)四馬:戰車的兩個車輪陷進泥土被埋住,四匹馬也被絆住了。
霾:通“埋”。古代作戰,在激戰將敗時,埋輪縛馬,表示堅守不退。
援玉枹(fú)兮擊鳴鼓:手持鑲嵌著玉的鼓槌,擊打著聲音響亮的戰鼓。先秦作戰,主將擊鼓督戰,以旗鼓指揮進退。
枹:鼓槌。
鳴鼓:很響亮的鼓。
天怨神怒。天時:上天際會,這里指上天。
天時懟:指上天都怨恨。懟:恨。威靈:威嚴的神靈。
嚴殺盡兮棄原野:在嚴酷的廝殺中戰士們全都死去,他們的尸骨都丟棄在曠野上。
嚴殺:嚴酷的廝殺。一說嚴壯,指士兵。盡:皆,全都。
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還。反:通“返”。
忽:渺茫,不分明。
超遠:遙遠無盡頭。
秦弓:指良弓。戰國時,秦地木材質地堅實,制造的弓射程遠。
首身離:身首異處。
心不懲:壯心不改,勇氣不減。懲:悔恨。
誠:誠然,確實。以:且,連詞。武:威武。
終:始終。凌:侵犯。
神以靈:指死而有知,英靈不泯。神:指精神。
鬼雄:戰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為鬼中的豪杰。
成禮:指祭祀之禮完畢。會鼓:急疾擊鼓,鼓點密集。
芭(bā):通“葩”,一種香草
姱(kuā夸):美好。
倡:同“唱”。
容與:舒緩。
作者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后,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楚國。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屈原投江自盡的日子相傳是農歷五月初五,即端午節。端午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一帶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演變成了中國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的原文翻譯 2、“劉禹錫《和樂天春詞》”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原文翻譯 4、“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的原文翻譯 5、“楊萬里《夏日絕句》”的原文翻譯 |